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机械引信原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机械引信原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锚雷原理?
原理:
锚雷是水中兵器,水雷中的一种类型,它是一种早期触发水雷,有固定位置,固定在一定深度上,要与敌方舰船相撞,才会引爆。
由雷锚和雷索将雷体系留在水中一定深度的水雷。主要用于水深较大的海域,打击各种舰船。可由水面舰船、潜艇、飞机等布放。根据打击方式,锚雷分为被动锚雷和主动锚雷。被动锚雷是打击半径与战斗部破坏半径相近的锚系水雷,包括触发锚雷、非触发锚雷和火箭上浮锚雷;主动锚雷是发现目标后具有自航自控能力,打击范围远大于战斗部破坏半径的锚系水雷,包括自导锚雷、定向攻击锚雷等。锚雷由雷体、雷索、雷锚、定深装置、目标探测装置(引信)等构成。
炮弹引信有多少种?什么原理?
乱入,写几句。
可以分为触发引信和非触发引信两大类。
其中触发引信最常见的就是机械触发引信和压电触发引信。
非触发引信就是什么激光近炸引信、无线电近炸引、磁性敏感、压力敏感信之类。
配用弹种的话,空军和防空兵的***大部分都是近炸引信为主(各种高炮炮弹、导弹基本是近炸引信)。但是对地攻击的航空***大部分是机械引信和时间、高度控制的定时、定高引信,也属于非接触类。
破甲弹为什么要用压电引信?
按照我的知识结构压电原件得灵敏度和信号电压范围是比较大的,而穿甲弹不是空爆型***要必须集中目标并且达到一定的破甲深度再爆,才能达到既爆破又杀伤的设备内人员的目的所以压电原件得出发信号应该是零触发既穿甲结束压电元件的惯性和振动产生的电压都接近消失了此时弹头所处的位置较深此时在引爆对设备内的人员和设备本身杀伤会坏最大。可以有效提高作战效率,减少己方的伤亡。
你想啊 破甲弹的射流得刚好在一定范围在穿透最大化啊,爆的时候早了射流行程太长丧失威力,爆的迟了射流还没密集。
而机械引信这种便宜货完全没办法精准控制好爆的点。
而压电引信在撞击下立刻爆出一个高压电流引爆***,特灵敏。所以非常合适破甲弹
爆破甲(HEAT)弹头是一种使用芒罗效应穿透厚厚坦克装甲的异形装药***的炮弹。原理是通过使***装填在容器内的金属衬里,以形成液体金属的高速超射流。这种浓缩液态射流能够穿透装甲钢直径的七倍或更多倍,但通常用于破坏厚重装甲目标。由于它们的工作方式,它们不需要像穿甲弹一样保存速度,从而减少反冲力。与普遍的误解相反(可能是由HEAT缩写引起的),实际上破甲爆弹并不是真正穿透了护甲,因为它的效果纯粹是动力学性质。由于使用了复合装甲,爆炸反应装甲和主动防护系统,HEAT弹头对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的作用变得不那么有效,因为它在击中坦克之前破坏了HEAT弹头。虽然HEAT对2010年代坦克的重型装甲效果较差,但HEAT弹头仍然是对主战坦克(例如后部,顶部)的装甲较弱处以及对较轻型装甲车辆的威胁。
另外还需要了解的是压电引信的概念,压电引信又称接近引信,是一种当到目标的距离变得小于预定值时,会自动引爆爆炸装置的引发装置。这种特殊引信是为诸如飞机,导弹,海上舰艇和地面部队等目标以及破甲弹之类特殊***而设计的。它们提供比普通触点引信或定时引信更复杂的触发机制。据估计,与其他引信相比,它将致命性提高5至10倍。那么为什么破甲爆弹一定要***用这种引信呢?
因为HEAT破甲弹的战斗***是以高超声速在固体材料中流动的,因此仅在射流和装甲材料的接触区域受到侵蚀。 战斗部和空间的正确爆炸点对于最佳穿透力至关重要,如果***用普通引信的话,HEAT弹头在目标表面附近就会引爆得太近,则没有足够的时间让粒子流充分发展扩大。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现代化的HEAT弹头具有压电引信,因为可以在最佳距离上引爆从而达到最大的威力。
HEAT弹头的另一个变体是预置破片壳弹头,它可更有效地用于对未装甲目标进行爆炸和碎片攻击,同时保持反装甲能力。它如果想要对集群目标进行杀伤,就更加需要压电引信。在某些情况下,压电引信还是储存HEAT破甲***的安全保障之一。
压电引信的优点就是没有时间差,随碰随炸,要知道炮弹的速度是相当快的,传统机械引信的延迟,哪怕0.001秒,放在每秒一千五百米以上的炮弹上,也有至少一米五的距离飞出去了!算上碰撞,拐弯,炮弹变形,指不定在哪儿爆炸呢,所以破甲弹都用压电引信,没延迟!
榴弹炮大仰角曲射时,炮弹因陀罗效应始终指向天空,落地时尾部先落地,引信无法击发吗?
首先纠正一下,陀螺效应这个词可不是这么用的。陀螺效应的定义是:重力对高速旋转中的陀螺产生的对支撑点的力矩不会使其发生倾倒,而发生小角度的进动。力的分解图如下:
看到沿着陀螺轴线的支撑力了吗?陀螺效应描述的是有支撑的陀螺,是放在地面上的陀螺!只有地面上的陀螺才会有支撑力,天上飞的炮弹哪来的支撑力?所以炮弹在空中飞行并不适用陀螺效应。有支撑的陀螺,由于支撑力和重力方向不重合,会发生进动,即陀螺轴线与铅垂线呈θ角并围绕铅垂线旋转。这才是陀螺效应的含义。而你认为的炮弹应始终指向天空,或者说方向不变,其实是因为炮弹角动量较大(炮弹的转速超过1万转/分),受到外力的力矩影响较小。
这个现象描述的才是陀螺效应
但实际上,炮弹的指向是在不断变化的,有一个越来越指向地面的趋势,落地前炮弹必然是头部先着地,引信也必然会触发到。所以你这个担忧是多余的。下面再来说说,炮弹为什么不会发生炮弹尖始终指向天空,尾部着地的问题。
不旋转的迫击炮弹相对好分析,为了落地使引信能首先触碰到地,炮弹就要逐渐低头(任何一种跑到你引信都必然在头部)。炮弹就要设计成静稳定的,即升力中心要在重心之后。由于两个中心不重合,将产生一个低头力矩。这样随着向前的运动,炮弹也会从抬头的状态变为低头的状态。所以不论发射仰角如何,以炮弹的射程,总是有足够的时间来使炮弹调整为头部朝下。
拿着向哨兵大佬学来的知识,我也来现学现卖下,弹尾先着地的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不过炮弹是否弹尾落地取决于本身的自旋速度,所以线膛炮发射的***一般才会出现炮尾落地的情况。
▲旋转稳定也被称之为螺旋稳定
众所周知炮弹分为尾翼稳定和旋转稳定两种,这里我们只说说和问答有关的旋转稳定,高速旋转的物体具有很强的定轴性,我们小时候玩的陀螺能做到不倒就是这个原因,炮弹飞出去后空气阻力等和弹体的轴线不再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会产生一个翻转力矩破坏弹丸的稳定性,但是沿着弹体轴线高速旋转的弹丸能够克服这种翻转力矩,专业用语来说这就是急螺稳定效应。弹丸转速太低则弹体不能有效的克服翻转力矩从而发生在空中翻转的情况,转速适中的话弹丸的攻角在空中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最终弹头落地引爆***。
▲红色的就是弹丸的整体飞行弹道,黑色的就是在各个曲线上的切线,弹体轴线始终追随着切线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因为自旋炮弹还有一个追随稳定性,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原因,弹丸整体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也就是曲线),在弹丸飞行的过程中轴线和弹道曲线切线之间不会发生较大的偏差(如上图),所以这种情况下炮弹的攻角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最终出现弹头着地的正常情况。
▲弹尾先着地的简图,这时候弹丸的追随稳定性特别差
但是如果弹体的转速非常非常高,这时候弹丸的定轴性就非常强,而且炮口朝天发射弹丸后,弹体轴线沿着炮口的方向几乎不会发生偏转,这样一来弹体的轴线是不会随着弹道切线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在重力的因素下弹尾着地(如上图)致使弹丸失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机械引信原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机械引信原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